微信扫一扫
联系客服一对一咨询
电话咨询
020-29053700
衍生品:对不同影展有着不同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20-06-29
纵观当下国内影展的周边产品,其实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同质化的尴尬境地,种类少、趣味性不足、设计感单一、容易被代替,文创衍生品定制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影展中,购买衍生品的其实还是喜欢电影的青年群体,也只有这类群体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并认可电影节的品牌价值。对文艺青年来说,电影节是一个文化符号,消费衍生品,是他们寻找影迷身份自我认同的方式之一。

2019年3月,上海国际电影节对外发布了本届电影节的海报,海报一经推出,广受欢迎,很多影迷甚至在上影节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表示想拥有一张这样的海报,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影迷们的呼声,上影节组委会顺势而为,推出海报系列衍生品,以“海报”和“SIFF”两大系列为主题推出衍生品,包含T恤、PVC袋、马克杯、棒球帽、盲盒等各类产品。

在影展现场、百老汇影院以及微店中,香港亚洲电影节官方售卖名人系列纪念胸针、卡包、文件夹,其中的瓦尔达纪念胸针不仅在线下受到欢迎,在线上上架后,分分钟售罄。

 

 

平遥国际影展还为衍生品特地开辟了文创区,专门贩售打火机、水杯、导演马甲等电影人专属衍生品,并将“具有400多种文创产品”作为宣传重点……

文艺为主,实用性为辅,开发文创设计产品已经成为当下电影节与独立影展寻求多层次盈利、增加趣味性的必经之路。

处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各个电影节品牌,希望衍生品发挥的功能作用也不一样。有些是为了品牌露出,能够与影迷深度交流,因此衍生品开发的体量不大,有些则是为了在未来助力于影展的长期运营和发展。

 

上海电影节与周冬雨的个人IP推出的联名款服装与配饰。作为一个近两年才刚刚投入运营的新生IP,与电影节合作后完成了首次线下产品的曝光。电影节靠IP吸引了年轻观众,IP衍生品也定位了核心受众群体,二者相辅相成,互惠互利。

 

 

在衍生品滞销中寻找出路

迷影人群的市场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打开,对于电影挑剔的他们,对于衍生品的要求也比较严苛。 让人愿意为了“情怀”而溢价购买的文创衍生品,必定是在价格、设计和质量上都有足够的亮点。

纵观当下国内影展的周边产品,其实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同质化的尴尬境地,种类少、趣味性不足、设计感单一、容易被代替,仅仅是帆布袋这一市场就已经开始接近饱和,文创衍生品定制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数据显示,在电影工业发达的美国,衍生品收入占电影总收入的七成以上,远超票房2倍多。中国电影虽然历史悠久,近年来更是市场火爆,但文创衍生品的市场潜力却还未被大量发掘,电影收入的九成以上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近两年来,随着大电影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衍生品开发也在逐渐受到重视。

中国影展及电影节,经过长久的发展, IP、明星、艺术家、品牌战略合作伙伴等资源丰富,具备衍生产品开发的优质基因。既有设计感、又兼顾了实用功能,同时还融入了电影节元素的衍生品,不仅可以诠释日用之美、设计之美和电影之美,更能带给影迷一种沉浸式的购物体验。

尽管国内衍生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相信随着策展团队的探索,这条产业链会慢慢趋向规范化,在不久之后和影展行业一起走向成熟。